-
深圳人被称为低调,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:
1. "发展历史较短":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,时间并不长。在这个过程中,深圳人更注重实际行动和创业精神,而不太张扬。
2. "经济实力雄厚":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,经济实力雄厚,市民普遍收入较高。但深圳人通常不炫耀财富,而是低调行事。
3. "外来人口比例高":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,外来人口比例高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深圳人更加注重团结和融合,而不是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。
4. "文化因素":深圳地处岭南文化区域,这里的人们性格内敛,不喜张扬。这种文化底蕴也使得深圳人更加低调。
5. "工作节奏快":深圳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,人们为了生活和工作,通常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展示自己的成就。
当然,这些说法并非一成不变,每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个体,不能一概而论。但总体来说,深圳人低调的形象是较为普遍的。


举报 -
来深圳10多年,深圳人的低调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感受的到,有时候想想,这也和城市文化、地域风气和个人素养有关。
朋友和我说起一件事,有一年,他独自一人报名参加台湾游。参观的时候,发现团里有几个正宗老乡,真是很难得,一直想找机会家乡话聊几句。可是他不断发现,老乡们每到一处,也不分场合,依旧是本地那种“气势”,咋呼,嬉笑,无所顾忌,好像“我为大”。直到回深圳的当晚,他都没有和老乡交集。
我也再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。有段时间,去香港购物较勤快,每次去,屯门等地商业街人流密集。有一次,我看到一对香港中年夫妇,空着手,走在人群里,偶尔互相低语。在一处拐角,摩肩接踵,他俩就站进店铺的屋檐下,等待……我因在等人,就多注意了片刻,最后发现他俩等人少了,再走回人流里。这件事令我感触很深,一个不经意的小举动,感觉说不出来的“大”。
深圳人的低调、内敛至少表现在几个方面:
一是没有排外情绪。记得有一年开车回湖南老家,走在街上莫名被当地车牌的汽车“别车”,还把车窗摇下来睥睨,我都觉得好笑,自以为在“外地人”面前充了老大,却没想到这“外地人”比自己还要本地人。在深圳,歧视、看轻外地牌照车的现象几乎没有,最多念叨一句,基本上不会给小鞋穿。遇到擦碰也是一样,通常是和和气气,私了不成喊交警来,很少见拉帮结派,仗势欺人。因为深圳人都知道,所谓深圳人,就是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国人。
二是注重优质服务。到过深圳的人应该知道,深圳的服务水平在香港的影响下,走在全国的前列。吃餐饭,服务员把洗碗水、水盅准备好,甚至帮你再洗一次。你去到内地一些城市,服务员喊三声都难喊来。窗口办事也差不多,姿态摆的比较低,效率比较高,一方面深圳的舆论监督、社会监督做的不错,人都不傻,不会因为自己的服务态度,把饭碗丢掉;另一方面,窗口服务在深圳已经形成常态、习惯,不会索拿卡要,占你的小便宜。
三是养成民风习俗。有人会问,深圳一个移民城市,也有民风习俗?是的,深圳也有自然而然形成的民风。比如说结婚生子,绝大多数深圳人会认为是个人的事,不愿意张扬,最多邀好友坐坐,有的甚至不摆酒。在内地,深圳一年接的请帖,和内地一个月接的请帖差不多。
四是很少攀比炫富。也许是面子作梗,在内地工作,有的人口袋里揣着“黑芙蓉”(用于散烟),自己实际抽的却是“白沙”。一天下来,接到和发出去的烟都有大半包。在深圳,几乎没人散烟、散槟榔。吃满月酒和婚宴,用的烟其中一种也是图喜庆的“红双喜”,价格不贵。深圳有钱的多,街头奔驰宝马不时闪过,因而,要想以名车来博面子,很少这类人。因为,就算你整一部名车,开到街头才发现,很快就没落到名车阵营里去了。因而,有钱人多低调行事。别小看那些开着二三十万车上班的人,他们很可能腰缠亿贯。枪打出头鸟,他们才没有那么傻,天天招摇过市。
举报 -
举报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