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育銮 通讯员 钟焕斌 陈燕
近日,深圳市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2025年“Hi,暑假”(总第15季)中小学综合实践系列活动,本季活动以“知行合一砺成长,遇见未来筑梦想”为主题,将劳动教育贯穿始终,通过丰富多元的实践场景,引导学生在躬身实践中体悟劳动价值,涵养综合素养。

“暑期实践活动旨在深化坪山区‘无围墙学校(EEP)’建设,以践行‘以万物为教材,把世界作课堂’教育理念,构建‘五育并举’实践育人体系。”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本季活动采用“区级规定动作 + 学校自选动作”的灵活模式,将劳动教育融入广阔天地。”
据介绍,区级规定动作聚焦三大核心领域:在文明实践中,师生可注册深圳志愿者,走进区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与公益服务;也可投身“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”,从家庭源头减量到社区督导宣传,守护坪山河清与海洋蔚蓝,让环保劳动成为习惯。在“云游天下”(城市探索)中,学生化身“城市推荐官”,探访坪山特色线路、科普基地、公园步道或红色场馆,用微视频记录研学足迹,在行走中感知城市文化脉络,在实践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。
而职业体验则深度融合劳动教育与生涯规划,学生可深入企事业单位、工厂车间体验真实职场,或尝试“模拟创业”,在角色扮演中领悟不同职业的劳动内涵,播种职业理想。各中小学还结合校本特色设计自选动作,高中阶段侧重探究性学习与志愿服务,确保劳动实践覆盖各学段、各层面。


历经15季深耕,“Hi,暑假”实践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开放性、生活性、融合性、普及性以及亲子性与协同性。其开放性体现在打破校园围墙,将课堂延伸至社区、企业、自然天地,学生可自主选择公益、环保、职业体验等多元路径。生活性表现为劳动场景无缝衔接日常生活,从家庭垃圾分类、角色分担到社区环保宣传、公益参与,让劳动落地生根。融合性则串联多学科知识,研学视频拍摄融合语文、美术、信息技术,职业体验通过项目式设计成为超学科劳动学习活动。普及性确保了不同年龄与背景学生的参与,10岁以上学生可参与志愿服务,低年级学生可在家长陪伴下实践垃圾分类等,人人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“劳动坐标”。亲子性与协同性通过配套精准的活动指引与记录工具提升实践效能,并鼓励亲子共同参与公益、研学、职业体验,让家长既成为劳动榜样,又增进亲子关系,有力推动了“校家社”协同育人。

十五载的坚持与探索,“Hi,暑假”以劳动教育为核心抓手,见证着坪山学子的成长蜕变。活动体系化推进,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,更在持续实践中,将“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”的观念深植于心。它有效助力学生形成责任担当、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,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筑牢根基。正如一位家长感言:“孩子在垃圾分类督导中学会了坚持,在职业体验中懂得了尊重,这些劳动带来的成长,比课本知识更鲜活有力。”

如今,第15季“Hi,暑假”大幕已启,坪山学子满怀热忱,将在实践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成长答卷。在劳动的淬炼中,每一位学子正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,让青春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绚丽光彩中绽放。
(主办方供图)
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