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实析理
“严惩到底!”近日深圳飞往大连的航班上,一男孩持续用脚踢前排座椅,前排女子多次警告无果后骂了男孩,谁料,男孩很不爽,路过时故意撞掉女子耳机,飞机降落后,双方发生发生争执,女子被一家四口围攻,一度打趴在地,女子要报警,男孩妈妈表示:他还是个孩子,你太过分了!
“不要推我!快报警!”飞机舱门刚打开,一名年轻女子的尖叫声划破了客舱的寂静。她蜷缩在座位角落,眼镜歪斜,头发凌乱,而围在她身边的,是一对怒气冲冲的夫妻、一位老人,还有一个满脸得意的男孩。
这场冲突的起因,是因为男孩在整个途中不断用脚撞击前排女子的座椅,女子多次礼貌提醒,但男孩的父母全程漠视,甚至对女子的警告表现出不耐烦。最终,男孩在飞机降落时故意撞掉女子的耳机,彻底点燃了这场冲突。
飞机刚落地,女子与男孩一家爆发激烈争执,随后演变成四人对一人的围殴。女子被推倒在地,大声呼救,而同机乘客和空乘人员虽试图劝阻,却难以控制局面。当女子挣扎着要报警时,男孩的母亲却理直气壮地吼道:“他还是个孩子,你太过分了!”
这句话,我们听得太多了,在高铁上、餐厅里、电影院中,每当孩子做出干扰他人的行为,总会有家长用“他还是个孩子”来搪塞。但这一次,事情显然超出了“孩子调皮”的范畴,男孩故意撞掉他人耳机,家长不仅不道歉,反而联合全家对受害者施暴。
飞机不同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,一旦发生冲突,轻则影响航班秩序,重则可能导致紧急备降,威胁上百名乘客的安全。就比如2018年,悉尼飞北京的一架航班就曾因乘客斗殴被迫返航。
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白,“熊孩子”问题的根源,从来不在孩子本身,而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。如果家长在公共场合放任孩子干扰他人,甚至以暴力方式“护短”,孩子就会认为“只要父母撑腰,做什么都可以”。长此以往,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成长为肆意妄为的“巨婴”。
此次事件中,被打女子拒绝和解,坚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她的做法值得肯定,毕竟只有让施暴者付出实际代价,才能震慑类似行为。
而且如果那位母亲能在男孩第一次踢座椅时就轻声说:“别踢了,阿姨会不舒服”,这场冲突或许根本不会发生。遗憾的是,现实中的许多家长选择了最糟糕的应对方式,纵容、包庇,甚至暴力相向。
当那个男孩看着自己的父母围殴一个陌生人,他学到的不是规则与尊重,而是“只要我爸妈在,我就可以为所欲为”。
信息来源:
环球网丨《“他还是孩子,你就不能体谅他吗?”疑因熊孩子顶座起冲突,飞机降落后女生被对方一家四口打趴》
闪电新闻丨《他还是个孩子 你就不能体谅他吗 ” 疑因“熊孩子”顶座航班降落后起冲突 一家四口围殴女生》
文丨小王
编辑丨史叔
